您好,欢迎来到邵东市职业中专学校!

教育科研

Education Research

邮箱:info@www.com

电话:0730-2120027

传真:0730-2120027

办公地址:邵东市职业中专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成果

中学生德育教育误区与对策刍议

来源:日期:2023-11-04浏览:116

  以德为先的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口号上,德育不注重教育内容选择……现在的中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着不少误区。

  如果不走出中学生德育教育误区,学校就有可能陷入被动局面:教育方针得不到贯彻,培养出的学生成为一有(有文化)三无(无道德、无纪律、无理想)“恶人”。让中学生德育教育走出误区,是学校彻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具体表现。那么,如何使中学生德育教育走出误区呢?笔者拙见,有如下对策:

  对策之一:真抓德育,实抓德育。

  首先,我们要提高对德育的认识。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重,应以德为先。

 

  其次,要建立德育考核的硬杠子。凡是德育考核不过关,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一票否决,像抓计生一样抓中学生德育教育,逼其非抓德育不可。

  对策之二:德育应全面渗透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去。

 全体教职员工应全面承担起德育教育重担。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党团组织、班主任的事,其他教师都应承担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局限于班会课、集会、活动上,应渗透各种课程教学、学校管理、社会生活中去。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育主阵地,应把德育教育发挥到淋漓尽致。语言、自然、社会、数学、体育、美术等学科,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德育教育渗入教学,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褒贬。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亲身体验真善美与假恶丑。

 对策之三:强化师德建设。

  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学生德育的形成,不同于知识的掌握,它只能依靠教师以自己的良好师德做为榜样提供给学生模仿,再经学生的反复模仿反复练习,才能在学生身上扎根。

  其二,强化师德,必须以人教人。教师在道德上教育学生,少数人远远没有达到“以人教人”的实际要求,即不少教师的道德理性的程度,还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程度。所以,学校要培养出业务本领过硬、师德修养也过硬的教师。

  其三,强化师德,必须以情激情。教师以爱生为本,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强烈感情去感化学生,激励学生,达到形成学生良好德育的目的。

  对策之四:积极开展德育实践。

  在德育理论的知识灌输上,学校的确在尽职尽责。但纯理论灌输,使学生成了旁观者,局外人,游离其外,也使他们道德概念名词能背一大堆,而行动上毫无表现,学会了虚伪。故此,必须要做到知行结合。

  学校应引导学生以学校主体或主人的身份直接、民主、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决策活动与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通过参与和为了进一步地参与受到参与式的教育,参加德育实践时,要充分体现易于操作,富于吸引,既生动又形象的特点,如班内、校内、家庭、社会修身性的实践,帮助他人修身的实践,自理性的实践,服务性的实践等。

  对策之五:德育教育内容要深化。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三个代表”理论教育中学生;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重、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换言之,即有关思想政治、品德、法制、纪律、心理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学习的内容。

  对策之六:德育教育模式要创新。

  创新教育要落实到德育教育模式上去,学校要以具体事例来教育学生,在熏陶中使学生领会到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设立德育评判室,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失德、符合道德的事做出自己的评判;树立身边榜样,参照榜样约束自己;利用电视、电影、电脑网络、学生自导自演、演讲等形式,发现自我、矫正自我;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监督、对同学进行管理,在监督、管理中规范自己;教师善用褒奖,一分为二地表扬学生,中肯地批评学生,使其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总之,教育模式在创新的前提下,力求多样化、生动化、直观化,适应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